快速访问

查看PDF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贺正楚, 吴艳, 蒋佳林, 陈一鸣. 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 中国软科学, 2013(05): 129-143.
[2]王昶, 卢锋华, 左绿水, 孙桥. 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组合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0(06): 1001-1008. DOI:10.16192/j.cnki.1003-2053.2020.06.005.
[3]文骐, 童舒静.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演进与理论创新[J]. 重庆社会科学, 2011(01): 46-51. DOI:10.19631/j.cnki.css.2011.01.010.
[4]张嵎喆, 王俊沣.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述评[J]. 科学管理研究, 2011(02): 1-6.
[5]胡赛全, 詹正茂, 钱悦, 张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体系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 2013(03): 66-69. DOI:10.19445/j.cnki.15-1103/g3.2013.03.017.
[6]曾繁华, 彭中, 陈曦.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最新进展文献综述及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14): 155-160.
[7]董晓宇, 唐斯斯. 我国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1): 119-123.
[8]费钟琳, 魏巍.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考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3): 104-107.
[9]孙蕊, 吴金希.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2): 3-9.
[10]张志宏. 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 中国高新区, 2010(11): 26-29.
[11]宋河发, 万劲波, 任中保.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09): 7-14.
[12]朱瑞博, 刘芸.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 社会科学, 2011(05): 65-72.
[13]汪文祥. 明晰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边界和范围[J]. 中国经贸导刊, 2011(17): 14.
[14]周叔莲, 吕铁, 贺俊. 新时期我国高增长行业的产业政策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9): 46-57. DOI: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8.09.005.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