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于培友,张美玲,李青格.无实际控制人结构下企业家控制权的制度化——以格力电器为例[J].会计之友,2021,(16):151-155.
[2]李祎璐,许鹭嘉,韩松林.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情况探析——基于沪市视角[J].证券法苑,2018,24(01):106-123.
[3]王晔,王世鹏,刘琳.无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21,(12):53-58+119.DOI:10.16011/j.cnki.jjwt.2021.12.009.
[4]毕立华,罗党论.无实际控制人与中小投资者保护——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1,36(06):113-129.
[5]刘佳伟,周中胜.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与审计收费[J].审计研究,2021,(03):51-61.
[6]宋力,华超.多案例视角下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探析[J].财会月刊,2020,(19):39-45.DOI:10.19641/j.cnki.42-1290/f.2020.19.004.
[7]张志红,王露露,张煜涵.无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促进还是抑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4,(07):88-95.DOI:10.16292/j.cnki.issn1009-6345.2024.07.027.
[8]王相志,文峰,李清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J].消费导刊,2009,(16):84.
[9]吕炳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基于深圳万科的案例研究[J].现代商业,2012,(20):154-156.DOI:10.14097/j.cnki.5392/2012.20.066.
[10]何世文.股权激励五大动因[J].新理财,2015,(01):43-45.
[11]张冰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动机与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133-134.
[12]谢平平.白酒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4.
[13]熊迎春,王海东.长城汽车股权激励动因与效果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4,(14):74-77.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4.14.042.
[14]张俊瑞,张健光,王丽娜.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考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01):1-5.
[15]刘广生,马悦.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J].中国软科学,2013,(07):110-121.
[16]唐雨虹,周蓉,杨啸宇,等.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04):57-61.DOI:10.16339/j.cnki.hdxbcjb.2017.04.010.
[17]赵国宇.股权激励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效果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30(02):36-45.
[18]吕长江,郑慧莲,严明珠,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09):133-147+188.DOI:10.19744/j.cnki.11-1235/f.2009.09.015.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