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查看PDF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扬,李晓宇.康德哲学视点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18,39(09):43-54.DOI:10.16092/j.cnki.1001-618x.2018.09.005.
[2]许春明,袁玉玲.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性——以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为视角[J].科技与法律,2019,(02):1-6+18.DOI:10.19685/j.cnki.cn11-2922/n.2019.02.001.
[3]骁克.论人工智能法律主体的法哲学基础[J].政治与法律,2021,(04):109-121.DOI:10.15984/j.cnki.1005-9512.2021.04.009.
[4]易玲,尹丝媛.我国著作权法中人工智能主体资格之否定[J].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1,(04):66-72+148.DOI:10.19685/j.cnki.cn11-2922/n.2021.04.008.
[5]陆幸福.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体性之忧:法理学如何回应[J].比较法研究,2022,(01):27-38.
[6]郑文革.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建构的责任路径[J].中国应用法学,2022,(05):221-231.
[7]赵龙.主体性危机与对策: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以自处[J].理论导刊,2023,(05):88-95.
[8]黎四奇.对人工智能非法律主体地位的解析[J].政法论丛,2023,(05):117-127.
[9]吴大娟.智能在场与主体之困: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与破局[J].理论导刊,2024,(03):74-81.
[10]俎璐.人工智能法律拟制主体地位再探——面向拟制哲学视角下的法律主体制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4):152-16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4.1867.
[11]杨礼银,李海艺.论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性的冲击及化解路径——基于马克思机器论视角的考察[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04):5-13.DOI:10.19833/j.cnki.jyu.20240726.001.
[12]王晓丽,李伟鑫.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性的挑战及应对[J/OL].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2024-12-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655.C.20241023.1727.002.html.
[13]殷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体性问题[J].社会科学文摘,2024,(11):27-29.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