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王启梁. 法律世界观紊乱时代的司法、民意与政治——以李昌奎案为中心[J]. 法学家, 2012(3): 13.
[2]陈柏峰. 事理、法理与社会科学[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 19.
[3]苏力.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18.
[4]桑本谦. 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5: 2.
[5]成都地铁偷拍纠纷一审宣判[EB/OL]. 环球时报, (2023-12-12)[2025-04-01]. https://weibo.com/1974576991/NwNs6TRJ.
[6]追风小叶QQQQ. 我在成都地铁被诬告鞋面装摄像头偷拍,警察证明清白后女子反问式道[EB/OL]. (2023-06-12)[2025-04-01]. https://weibo.com/7704502614/N4XRJ6Ulr.
[7]叶名怡. 侵权法上故意与过失的区分及其意义[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4): 88.
[8]杨立新, 梁倩. 原因力的因果关系理论基础及其具体应用[J]. 法学家, 2006(6): 102.
[9]王泽鉴. 侵权行为法: 第三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4-104.
[10]张文显, 姚建宗.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5): 3.
[11]张新宝. 侵权责任法立法的利益衡量[J]. 中国法学, 2009(4): 176-190.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