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渠成林,刘佳.检察公益诉讼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J].中国检察官,2020,(23):50-52.
[2]郑净方.国家亲权的理论基础及立法体现[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03):80-89.
[3]童建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适用的检察路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01):3-15.
[4]张宁宇,田东平.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特点及案件范围[J].中国检察官,2020,(12):9-13.
[5]朱光星.网络隔空猥亵儿童的定罪研究——以保护儿童为分析视角[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04):206-217.
[6]高志宏.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实践扩张、理论逻辑与制度选择[J].政法论坛,2023,41(05):111-122.
[7]王韵洁,张薰尹.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的权力边界——兼论未检综合保护格局的建构[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2,(02):51-58.
[8]李冉,周进萍.“青少年模式”:算法变革、功能聚焦与价值失衡[J].传媒观察,2022,(11):78-87.DOI:10.19480/j.cnki.cmgc.2022.11.004.
[9]吴春妹,金英梅,王瑀,等.未成年人检察视阈下公益诉讼问题探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03):34-36.
[10]谢剑,史立梅,金森英.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规范发展[J].中国检察官,2023,(09):59-62.
[11]刘艳红,阮晨欣.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泛化保护路径[J].中国检察官,2021,(11):10-17.
[12]梁曦,张洋.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制度建构[J].中国检察官,2022,(17):64-67.
[13]刘巾辉,刘佳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实践思考[J].警学研究,2023,(03):51-58.
[14]雷小政,闫姝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数字检察”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01):117-127.
[15]丛林,郑蕾.智慧未检建设的路径探讨[J].中国检察官,2021,(21):70-74.
[16]张新宝,赖成宇.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与适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29(05):55-74.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