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霍海燕, 高荣. 论网络公共领域对政策议程的影响[J]. 长白学刊, 2015, (6): 76-81.
[2]张宇. 网络媒体:公民政策参与有序性增量的新载体[J]. 党政研究, 2015, (5): 102-107.
[3]石杰琳, 李贤. 国内网络公民参与“制度化”研究述评[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3(04): 49-56.
[4]赵战军.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反思与优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 120-125.
[5]李占乐, 赵浩. 信息技术视角下网络协商民主的可能、挑战及应对[J]. 理论导刊, 2022, (5): 45-50.
[6]王明生, 马维振.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制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 120-125.
[7]朱永涵, 王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政治参与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 2020, (4): 78-85.
[8]王喆, 韩广富. 新媒体时代公民网络参与的引导理路分析[J]. 行政论坛, 2019, (11): 112-117.
[9]张世昌.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完善[J]. 新疆社会科学, 2023, (01): 128-136+146.
[10]赵一璇. 红色文化视角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军转民, 2024, (23): 105-107.
[11]沙勇忠, 王峥嵘, 詹建. 政民互动行为如何影响网络问政效果?——基于“问政泸州”的大数据探索与推论[J].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02): 15-27+169.
[12]王法硕.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 上海: 复旦大学, 2012.
[13]李志, 兰庆庆. 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制度化沟通及其实现路径[J].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6): 89-93.
[14]李丁, 张华静, 刘怡君. 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网络参与研究——以PX项目的网络舆论演化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1): 68-72.
[15]李占乐, 魏楠. 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量化整合[J]. 公共管理评论, 2020, (8): 102-115.
[16]黄大熹, 邹娉婷, 莫桑梓.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困境探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5): 76-80.
[17]盛馨莲. 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问题与对策[J]. 东南学术, 2007, (4): 45-50.
[18]徐晓雯, 曹守新. 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 2015, (6): 67-72.
[19]杨福忠. 网络征求民意法治化——探寻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的分析框架[J]. 政治与法律, 2012, (02): 84-96.
[20]黄森.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论析[J]. 宁夏党校学报, 2017, 19(04): 52-55.
[21]蒋良竹, 杨守涛. 政策民主语境下的公民网络参与政策制定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0, (05): 50-55.
[22]覃蔺蔚.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困境研究[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 (11): 152-153.
[23]羊许益. 网络环境下的公共政策:政治参与的视角[J]. 社科纵横, 2018, (3): 89-92.
[24]万朝珠. 网络环境下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思考[J]. 探索, 2008, (02): 66-68.
[25]丁宇, 姜丹. 公民网络问责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困境及其对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9, (11): 132-137.
[26]孙淑秋.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研究述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2): 19-23.
[27]周伟.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政府回应困境与消解路径[J]. 情报杂志, 2018, 37(04): 100-105+99.
[28]孟天广, 李锋. 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 2015, 30(03): 17-29.
[29]吴勇, 孙常程. 网络公民参与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08): 43-46.
[30]周恩毅, 胡金荣. 网络公民参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11): 100-103.
[31]施锋矫. 自媒体情境下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9): 112-115.
[32]陈酉.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8): 55-58.
[33]俞怀宁, 俞秋阳.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特点及其政治影响[J]. 社会主义研究, 2011, (05): 76-79.
[34]时伟.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困境及有效引导[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 (5): 88-93.
[35]何满雄.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路径探析[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5(02): 56-57.
[36]戴均, 徐文强.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探究——基于有序性兼有效性二维结构的视角[J]. 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3): 103-109.
[37]王余生.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网络民意应用:逻辑、困境与策略[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5): 48-53.
[38]窦正斌, 李义. 网络环境下完善公共决策供给机制的对策探讨[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 (8): 45-50.
[39]陈运雄, 罗甜甜.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趋向及其原因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 18(03): 1-4.
[40]王海涛.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研究[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3, (4): 67-70.
[41]马小娟.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价值、风险及优化策略[J]. 理论探索, 2014, (06): 97-101.
[42]周东林, 张庆胜. 论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利弊[J]. 企业经济, 2010, (11): 141-143.
[43]邱雨. 网络公共领域的政府参与和建构:历史源流与类型分析[J]. 求实, 2025, (02): 28-40+110.
[44]赵静.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对策[J]. 现代营销, 2018, (11): 34-37.
[45]赵金旭, 伍诗瑜, 郑珍珍. 公民网络参与的文献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J]. 数字治理评论, 2017, (00): 125-146.
[46]徐家良, 万方. 公民网络参与的政府创新分析——以湖南“献计献策”活动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4): 70-74.
[47]李丁, 张华静, 刘怡君. 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网络参与研究——以PX项目的网络舆论演化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1): 68-72.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