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查看PDF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刘战伟, 刘洁. “平台/platform”:一个概念史的溯源性研究 [J]. 新闻与写作, 2023(08): 70-82.
[2]黄文森, 狄丰琳, 余佳慧, 等. 全面认识平台:2022年全球传播学研究综述 [J]. 新闻界, 2023(01): 21-38.
[3]孙萍, 邱林川, 于海青. 平台作为方法:劳动、技术与传播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01): 8-24+126.
[4]何塞·范·迪克, 孙少晶, 陶禹舟. 平台化逻辑与平台社会——对话前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主席何塞·范·迪克 [J]. 国际新闻界, 2021(09): 49-59.
[5]宋锴业. 中国平台组织发展与政府组织转型——基于政务平台运作的分析 [J]. 管理界, 2020(11): 172-194.
[6]张舜禹. 平台型政府:数字时代的新政府组织形态及其挑战应对 [J]. 宁夏社会科学, 2023(03): 45-55.
[7]姬德强, 李喆. 平台研究的进化及其中国框架 [J]. 浙江学刊, 2024(03): 90-101+2.
[8]刘勇, 倪小帆. 再思平台:概念旅行与范畴拓展——兼论平台研究的新维度 [J]. 编辑之友, 2024(10): 15-21.
[9]于建嵘.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6): 114-120+160.
[10]邱建新. 为“网络公众舆论”正名——关于“网上群体性事件”概念适当性的思考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6): 91-95.
[11]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第10版) [M]. 李强,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593-598.
[12]SMELSER, N. J. The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M]. New York: Free Press, 1963: 8.
[13](法)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M]. 冯克利, 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9-11.
[14]王贵斌, 斯蒂芬·麦克道威尔. 媒介情境、社会传统与社交媒体集合行为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12): 100-106.
[15]赵宬斐. “网络集群行为”与“价值累加”——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分析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08): 67-77+127.
[16]孙萍. 平台研究的想象力:概念、生态与公共价值 [J]. 新闻界, 2024(05): 13-22.
[17]王贵斌, 斯蒂芬·麦克道威尔. 论社交媒体集合行为的心理及其逻辑 [J]. 中州学刊, 2013(12): 168-173.
[18]张亚南. 网络集合行为向现实空间的蔓延及其治理 [D]. 黑龙江大学, 2021: 15.
[19]詹钘, 丁伟. “夜骑开封”被叫停背后:网络推手煽起来的巨大流量, 却成烫手山芋 [EB/OL]. (2024-1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06857, 2024-12-11.
[20]陈然. 夜骑开封爱满金秋[EB/OL]. (2024-11-04). https://www.kaifeng.gov.cn/kfsrmzfwz/zwyw/pc/content/content_1853238622639411200.html, 2024-11-04.
[21]王曼. 危机生命周期视角下武汉新冠疫情公关效果研究 [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24.
[22]L. GUANG-HUI, Z. XING-HUI and H. LI-GUO. Body mo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latform design based on ARM7 [C]// 2010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Chengdu, China, 2010: 395-397.
[23]董文畅. 群体传播时代的情感传播研究:范式与路径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07): 45-53.
[24]GORDON W. ALLPORT, LEO POSTMAN. The Psychology of Rumor [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1947: 75, 86, 100.
[25]SEE HERMANN, CHARLES F. International Crisis: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 [M]. New York: New York Press, 1972.
[26]汪臻真, 褚建勋.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危机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01): 98-101.
[27]COOMBS, W. T. Impact of Past Crises on Current Crisis Communication: Insights from Situational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ory [J].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2004, 41: 266-267.
[28]艾媒咨询. 2024年中国共享单车消费者行为调研数据 [EB/OL]. (2024-08). https://m.163.com/dy/article/J9HST6H00511A1Q1.html?spss=adap_pc, 2024-12-11.
[29]吴宜蓁. 危机情境与策略的理论规范与实践:台湾本土研究的后设分析 [J]. 国际新闻界, 2013(05): 33-42.
[30]COOMBS, W. T. Protecting Organization Reputations During a Crisi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ory [J].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2007, 10: 164-173.
[31]张静. 案例分析的目标:从故事到知识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8): 126-142+207.
[32]孟庆国, 鞠京芮. 人工智能支撑的平台型政府:技术框架与实践路径 [J]. 电子政务, 2021(09): 37-46.
[33]刘家明, 詹绍文. 平台性政府:概念渊源与边界考察——多边平台和平台组织学的视角 [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4(04): 81-94+127-128.
[34]刘涛. 公共修辞:话语实践中的公共利益及其修辞建构 [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6): 67-82.
[35]苏婧, 张镜. 从危机传播到风险沟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转型 [J]. 新闻与写作, 2020(04): 5-13.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