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查看PDF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2]CNNIC. 第 5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24.
[3]翟月荧.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治理 [J]. 东岳论丛, 2023, 44(8):150-156.
[4]黄河. 网络谣言的智能化演变及治理 [J]. 人民论坛, 2023(4):62-65.
[5]丁学君, 洪野, 田勇. 考虑促谣及辟谣的在线社交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J/OL].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1-10[2025-05-29]. http://kns. cnki. net/kcms/detail/37. 1402. N. 20241104. 1113. 004. html.
[6]何静, 陈逸然. 基于LLM-based Agents 多样化社会角色模拟的谣言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J/OL]. 控制工程, 1-8[2024-12-02]. https://doi. org/10. 14107/j. cnki. kzgc. 20240723.
[7]付阳. AI 时代网络谣言传播问题及对策分析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 15(19):10-13.
[8]杨洋洋. 数据驱动下网络辟谣信息画像与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引爆点理论 [J/OL]. 情报科学, 1-14[2024-12-02]. http://kns. cnki. net/kcms/detail/22. 1264. G2. 20240506. 1702. 014. html.
[9]黄园, 刘明玺. AGI下网络谣言治理:特征、挑战与应对 [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 34(3):21-29.
[10]陈家榕, 杜津宇. 智能化演变背景下短视频平台的谣言治理路径 [J]. 东南传播, 2024(1):72-77.
[11]徐萌. 网络谣言逆火效应及其抑制——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 [J]. 新闻知识, 2023(12):16-22+87.
[12]葛明驷. 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风险议题建构、风险放大及其治理——基于对新冠疫情早期网络谣言的分析 [J]. 新闻大学, 2023(8):44-58+118.
[13]张益萌, 王馨, 董子泽, 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大学生群体认知差异研究 [J]. 中国卫生法制, 2024, 32(2):44-49.
[14]陈鹏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词汇研究——以COVID-19网络谣言为例 [J/OL]. 语言研究, 2024(2):25-36 [2024-12-02]. http://kns. cnki. net/kcms/detail/42. 1025. h. 20240422. 1248. 008. html.
[15]吴立志, 周雨薇.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困境与出路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3(2):1-8.
[16]王国华, 方付建, 陈强. 网络谣言传导:过程、动因与根源——以地震谣言为例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2):112-116.
[17]匡文波, 郭育丰. 微博时代下谣言的传播与消解——以“7·23”甬温线高铁事故为例 [J]. 国际新闻界, 2012, 34(2):64-69.
[18]顾金喜. “微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研究——一种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7(3):93-103.
[19]李彪, 喻国明. “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 [J]. 新闻大学, 2018(2):103-112+121+153.
[20]王晰巍, 孙哲, 姜奕冰, 等. 社交媒体网络辟谣回音室效应分析模型及实验研究 [J]. 现代情报, 2024, 44(10):3-17.
[21]马强, 林浩瀚.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谣言治理模式探析——以新闻平台Steemit为例 [J]. 新闻论坛, 2018(4):29-33.
[22]陈堂发. 突发危机事件中谣言追责的理性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支撑的讨论[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5): 15-21.
[23]向卓元, 陈宇玲. 微博谣言传播模型与影响力评估研究 [J]. 科研管理, 2016, 37(1):39-47.
[24]陈志毅, 隋杰. 基于DeepFM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集成式多模态谣言检测方法 [J]. 计算机科学, 2022, 49(1):101-107.
[25]王贤卿, 吴倩倩. 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 [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3):102-106.
[26]喻国明, 冯菲. 区块链对后真相的重新建构:“分散—聚合”模式的设想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5):1-4+11.
[27]庞晓丹. 协同模式下的网络辟谣研究 [J]. 新媒体研究, 2024, 10(16):14-19.
[28]程亮, 邱云飞, 孙鲁. 微博谣言检测方法研究 [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 30(2):226-228+262.
[29]贾若男, 王晰巍, 孙玉姣. 社交媒体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研究 [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9):16-25.
[30]张大伟, 王梓. 用户生成内容的“阴暗面”:短视频平台用户消极使用行为意向研究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 43(8):137-144.
[31]苏宏元, 黄晓曦. 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J]. 当代传播, 2018(1):64-67+71.
[32]刘海龙, 于瀛. 概念的政治与概念的连接:谣言、传言、误导信息、虚假信息与假新闻的概念的重构 [J]. 新闻界, 2021(12):23-40.
[33]宋欢迎, 刘聪, 张旭阳.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6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证分析 [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1):152-158+176.
[34]于晓华, 喻智健, 郑适. 风险、信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以新发地疫情食品谣言事件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22(1):4-18.
[35]曾文俐, 王海燕.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谣言传播机制及治理路径研究——以“7·20”河南特大暴雨事件相关谣言为例 [J]. 科技传播, 2022, 14(12):77-80.
[36]张爱军, 王芳.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深度伪造与政治舆论变异 [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23(4): 29-36+106.
[37]Caldarelli, Guido, et al. , “The role of bot squads in the political propaganda on Twitter”. Communications Physics, vol. 3, no. 81, 2021, pp. 1-15.
[38]Akamai. (2021). State of the Internet / Security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 akamai. com/our-thinking/state-of-the-internet/security
[39]王君超、叶雨阳:《西方媒体的“事实核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新闻记者》2015年第8期,第21-26 页。
[40]丘濂:《解密德国<明镜>周刊事实核查部》,《中国记者》2013年第11期,第124-126页。
[41]Vlachos, A. , & Riedel, S. , “Fact checking: Task definition and dataset construction, ” in  Cristian Danescu-Niculescu-Mizil, eds. , Proceedings of the ACL 2014 Workshop on Language Technologies and Computat ional Social Science, Baltimore: reprinted by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2014, pp. 18-22.
[42]Hassan N, Adair B, Hamilton J T, et al. The quest to automate fact-checking [C]//Proceedings of the 2015 computation+ journalism symposium. 2015.
[43]马晓彦:《“事实核查”在新传播生态环境下的演变及应用》,《编辑之友》2017年第10期,第38-42页。
[44]向西:《去展开和探索一个世界——访<时代>周刊时任总编辑詹姆斯·凯利》,《中国记者》2007年第6期,第87-89页。
[45]雷晓艳:《事实核查的国际实践:逻辑依据、主导模式和中国启示》,《新闻界》2018年第12期第12-17 页。
[46]李智刚. 事实核查:网络时代的舆论校准器——以《澎湃·明查》的新闻实践为例 [J]. 青年记者, 2022, (13):37-39.
[47]姬德强, 蒋效妹, 朱泓宇. 虚假信息研究与事实核查的多维视角 [J]. 新闻与写作, 2024(7):113.
[48]黄崑, 李鸿, 赵晨, 等. 基于事实核查平台的信息甄别学习资源调研与启示 [J]. 图书情报工作, 2024, 68(12):56-69.
[49]Andrés Montoro-Montarroso, Javier Cantón-Correa, Rosso P , et al. Fighting disinformation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undamentals,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J]. El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 2023. DOI:10. 3145/epi. 2023. may. 22.
[50]P. J. Tichenor, G. A. Donohue, C. N. Olien. “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4. 2(1970).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