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卢建平. 法国违警罪制度对我国劳教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J]. 清华法学, 2013(3): 109.
[2]金泽刚. 完善轻罪治理体系的国际经验 [J]. 人民论坛, 2018(11): 97.
[3]张明楷. 外国刑法纲要 [J]. 法律出版社, 2020(3): 47.
[4]孙道萃. 微罪体系的构建: 从依附向独立 [J]. 政法论坛, 2023(6): 112-113.
[5]张勇. 轻罪的界定标准与分类治理 [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2): 61-62.
[6]陈兴良. 轻罪治理的理论思考 [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3(3): 10.
[7]杨迪. 我国轻罪案件刑罚配置的规范化进路—以刑事裁判大数据为方法 [J]. 法律适用, 2018(7)81-82.
[8]樊崇义. 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下轻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J]. 中国法律评论, 2023(4): 192.
[9]袁彬. 犯罪结构变化下轻罪的刑法区别治理 [J]. 人民检察, 2022(9): 16-18.
[10]何荣功. 我国轻罪立法的体系思考 [J]. 中外法学, 2018(5): 1202.
[11]何荣功. 轻罪立法的实践悖论与法理反思 [J]. 中外法学, 2023(4): 947-948.
[12]刘传稿. 轻重犯罪分离治理的体系化建构 [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2(4): 16.
[13]周光权. 论通过增设轻罪实现妥当的处罚—积极刑法立法观的再阐释 [J]. 比较法研究, 2020(6): 42-44.
[14]刘仁文. 我国行政拘留纳入刑法体系构想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1(5): 48-50.
[15]胡宗金. 我国刑法增设轻罪的批判性考察 [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5(1): 64.
[16]储槐植. 严而不厉: 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6): 101-105.
[17]付立庆. 论积极主义刑法观 [J]. 政法论坛, 2019(1): 103.
[18]杨柳. 释法抑或造法: 由刑法历次修正引发的思考 [J]. 中国法学, 2015(5): 290.
[19]卢建平. 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方略 [J]. 政治与法律, 2022(1): 51.
[20]张明楷. 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81.
[21]陈少青. 罪量与可罚性 [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1): 48.
[22]黄海, 王帅. 刑事一体化视角下轻罪出罪机制的路径探究 [J]. 三明学院学报, 2024(2): 69.
[23]周光权. 论刑事一体化视角的危险驾驶罪 [J]. 政治与法律, 2022(1): 14.
[24]宗会霞. 轻罪案件刑罚运行机制的实证考察与理性重构 [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5): 58.
[25]陈忠林. 刑法散得集(Ⅱ) [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32.
[26][日]西田典之. 日本刑法总论 [M]. 刘明祥, 王昭武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55.
[27]谢川豫. 危害社会行为的制裁体系研究 [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3: 325.
[28]何立荣, 叶子俊. 轻罪时代司法限缩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完善方案 [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4): 16.
[29]王爱华, 李炜, 殷婷. 非羁押诉讼机制探究—以检察环节办理刑事案件为视角 [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3): 43.
[30]姚红梅. 狱内罪犯交叉感染与重新犯罪 [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2): 63.
[31]付强, 贾月仙. 轻罪出罪机制的司法逻辑, 基本概念与路径优化 [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12): 5.
[32]卢建平. 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方略 [J]. 政治与法律, 2022(1): 55.
[33]杨昭玲. 轻罪治理中行刑反向衔接问题研究 [J].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7): 98.
[34]刘艺. 建构行刑衔接中的行政检察监督机制 [J]. 当代法学, 2024(1): 88-90.
[35]刘艺. 检察机关在行刑反向衔接监督机制中的作用与职责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24(2): 22.
[36]叶青, 吴思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展开 [J]. 国际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1): 12.
[37]李倩. 德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J]. 比较法研究, 2019(2): 180-184.
[38]邵俊. 轻罪时代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建议 [J]. 法学杂志, 2024(2): 73.
[39]李亚龙, 伍秋吉. 轻罪治理视域下前科消灭制度的路径探讨 [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65.
[40]林文婷. 中德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比较研究 [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9(6): 29-32.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