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访问

查看PDF

文章信息

参考文献

[1]肖俊.居住权的定义与性质研究——从罗马法到《民法典》的考察 [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2(12): 79-89.
[2]申卫星.视野拓展与功能转换: 我国设立居住权必要性的多重视角 [J].中国法学, 2005(5): 77-92.
[3]金俭, 梁鸿飞.公民住房权:国际视野与中国语境 [J].法治研究, 2020(1): 153-160.
[4]肖业忠.居者有其屋语境下的居住权研究 [J].理论学刊, 2022(4): 125-131.
[5]焦富民.我国《民法典》居住权设立规则的解释与适用 [J].政治与法律, 2022(12): 145-156.
[6]王荣珍.解释论视角下的居住权客体 [J].比较法研究, 2021(6): 46-57.
[7]王利明等主编.民法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6.
[8]单平基.居住权与抵押权的并存及优先位序 [J].东方法学, 2023(6): 154-166.
[9]曾大鹏.居住权的司法困境、功能嬗变与立法重构 [J].法学, 2019(12): 51-65.
[10]席志国.居住权的法教义学分析 [J].南京社会科学, 2020(9): 89-97.
[11]单平基.《民法典》草案之居住权规范的检讨和完善 [J].当代法学, 2019, 33(1): 3-15.
[12]何丽新, 朱欣蕾.《民法典》视域下居住权的养老功能与实现路径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72(2): 129-140.

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协议发布,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下载、引用与传播,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